作为中国“中部崛起”战略的核心支点,郑州展会查询平台为您提供最新情报。依托亚洲最大铁路枢纽的物流优势与万亿级消费市场腹地,这场年度产业盛会吸引了全球58个国家和地区、超3500家参展商同台竞技,覆盖智能装备、跨境电商、现代农业等12大核心领域。从宇通无人驾驶巴士的全球首发,到中欧班列数字化调度系统实景演示,郑州展会已超越传统展销场景,蜕变为新质生产力与全球产业链深度融合的超级接口。
陆港联动:打开“双循环”战略新窗口
郑州展会深度激活郑州-卢森堡“空中丝绸之路”与中欧班列“陆上丝绸之路”的双向赋能效应。2023年展会期间,德国西门子通过“展仓一体”模式,在展馆内完成价值12亿元的智能矿山设备采购签约,货物经铁路港72小时直通汉堡;郑州跨境电商综试区更借势落地“一键全球通”系统,实现肯尼亚咖啡、波兰乳品等跨境商品实时清关,单日订单峰值突破80万单。这种“展贸运”一体化创新,推动郑州进出口额在展会季环比增长43%。
智造矩阵:点亮产业升级创新灯塔
全球工业4.0前沿科技在郑州展会激烈碰撞。中国中铁展出的盾构机数字孪生系统,可实时映射地下30米施工场景,将设备故障率降低60%;富士康郑州园区首发的“元宇宙智能工厂”解决方案,通过AR眼镜实现跨国工程师协同调试生产线,使新品上市周期缩短35%。更引人注目的是郑煤机发布的5G智能液压支架,其井下自适应支护精度达毫米级,已获澳大利亚必和必拓集团8亿元订单。
农业芯片:打造现代种业新高地
作为全国粮食生产核心区,郑州展会特设“中原种业硅谷”专区。河南省农科院展出的“郑麦918”强筋小麦,亩产突破900公斤且蛋白含量达16.2%,正改写中国高端烘焙原料依赖进口的历史;牧原股份带来的生猪基因编辑技术,通过调控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,使商品猪瘦肉率提升至68%。展会首日即达成种业技术交易额17亿元,其中“黄淮海抗逆玉米联合研发平台”吸引先正达、隆平高科等12家巨头入驻。
文化出海:非遗IP跨界破圈
千年商都的文化基因在郑州展会迸发新生机。钧瓷大师刘富娟的《盛世鼎》系列,通过3D数字建模实现釉色变化AI预测,收获法国奢侈品牌爱马仕1200万元定制订单;少林功夫VR体验舱前排起长龙,日本动漫公司万代南梦宫当场签约开发《功夫元宇宙》游戏。这种“传统文化+数字科技”的融合模式,带动河南文创产品出口额同比增长210%。
从智能装备的全球首秀到农业“卡脖子”技术的突破,从文化IP的跨界新生到跨境贸易的流程再造,郑州展会已发展成为要素集聚、生态共生、价值裂变的产业超级平台。当“陆港+智造+文化”的多维势能在此交汇,这座千年商都正以展会经济为支点,撬动中原城市群向世界级产业集群跃进。未来,随着郑州国际会展城二期工程投产,这个链接全球的产业路由器,必将释放出更强劲的“中原引擎”力量。